最近老张在朋友圈吐槽,何通说他新买的过手旗舰手机才用半年,2TB的机设存储空间就被全家福和旅游照塞得满满当当。像老张这样的图片情况其实很常见,今天咱们就聊聊怎么用手机直接管理照片,存储让那些珍贵的外部回忆安家在外置硬盘里。

准备工作别马虎

在动手操作前,硬盘先确认这三样必备品:支持OTG功能的何通手机(2016年后上市的安卓机基本都支持)、合适的过手数据转换器(Type-C转USB或Lightning转接头)、供电充足的机设外置硬盘

我的摄影师朋友小王特意提醒:"移动硬盘最好选自带供电的款式,手机那点电量可带不动传统机械硬盘"

安卓手机操作指南

以三星Galaxy S23为例,图片跟着下面7步走:

  • 在设置里打开开发者选项(连续点击系统版本号7次)
  • 启用USB调试模式
  • 用OTG线连接硬盘和手机
  • 下拉通知栏选择文件传输模式
  • 打开自带的存储My Files应用
  • 长按DCIM文件夹选择移动
  • 在弹出窗口选择外置硬盘目录
操作难点解决办法
硬盘不识别换成ExFAT格式
传输速度慢关闭后台应用
中途断开连接使用带锁扣的数据线

iPhone用户看这里

虽然苹果系统限制较多,但用对方法照样能行:

  • App Store下载FileExplorer
  • 通过闪电转USB相机套件连接硬盘
  • 照片应用创建新相簿
  • 用隔空投送批量选择照片
  • 选择存储到文件并指定外置存储

上个月帮丈母娘迁移照片时发现,外部用SanDisk iXpand这类自带iOS适配的硬盘移动硬盘会方便很多,即插即用省去不少设置步骤。何通

无线传输更灵活

要是嫌接线麻烦,试试这些新玩法:

  • 通过FTP服务器直连NAS
  • Solid Explorer建立WiFi传输通道
  • 华为分享/小米互传直接推送到联网硬盘
传输方式速度对比适用场景
有线直连45MB/s紧急备份
5GHz WiFi28MB/s日常整理
4G网络3MB/s远程存取

这些坑千万别踩

上周同事就因为没注意这几点,把结婚纪念照弄丢了:

  • 传输完成务必安全弹出设备
  • RAW格式照片要单独打包
  • 定期检查硬盘健康状态
  • 重要资料记得多地备份

现在我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:每天用FolderSync自动备份新照片到硬盘,季度末把精选照片刻录蓝光光盘,重要时刻的照片还会冲印出来放在相册里。自从养成这个习惯,再也没遇到过手机空间不足的尴尬。

夜深了,窗外的路灯在硬盘指示灯上投下淡淡的光晕。听着机械硬盘规律的读写声,忽然觉得这些科技产品就像数字时代的收纳盒,默默守护着我们的点滴回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