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路过证券营业部,股份转总听见几个老股民念叨:"四方这票套了我三年,型新到底还有没有戏?黎明"作为电力自动化领域的老牌企业,四方股份确实经历了难熬的挑战调整期。2022年营收同比下滑7.3%,股份转股价从高点回撤超40%,型新连常年合作的黎明电网客户都在砍单。但翻翻他们最近的挑战动作,事情好像正在起变化。股份转
家底够不够厚实
打开2023年年报,型新几个关键数字挺有意思。黎明虽然营收还在81亿徘徊,挑战但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到9.2亿,股份转比去年多揣进兜里2个亿。型新更关键的黎明是,账上趴着28亿现金,短期借款只有3.7亿。这说明公司至少没有生存危机,手里还有子弹。
指标 | 2021 | 2022 | 2023 |
---|---|---|---|
营收(亿元) | 87.6 | 81.2 | 81.9 |
研发投入占比 | 7.1% | 8.3% | 9.6% |
电网业务占比 | 68% | 62% | 57% |
押注新能源的胜负手
老主顾国家电网的订单缩水,逼着他们转型。去年在盐城搞的储能系统集成项目,据说已经接到华能的订单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他们的海上风电柔直技术开始接替西门子,在粤电青洲五、七期项目里露脸。不过隔壁的许继电气也在猛攻这个领域,双方专利数咬得很紧。
- 2023年新能源相关订单占比升至29%
- 储能系统毛利率比传统产品高8个百分点
- 但研发人员流失率从5%涨到12%
暗流涌动的行业变局
国家能源局刚发布的《新型电力系统蓝皮书》里,有句话被划了重点:"2025年配电网智能化投资占比不低于30%"。这对四方来说是双刃剑——他们擅长的继电保护装置需求会增加,但华为、阿里这些科技巨头也在布局能源数字化。
上个月在行业展会上,他们的数字孪生平台被拿来和明阳智能打擂台。现场工程师私下说,实时数据建模速度比对手快1.8秒,但在客户端的易用性上还差点意思。这种细节往往决定订单归属。
藏在报表里的机会点
细看应收账款明细会发现,国网欠款账期从180天缩短到127天,这是个积极信号。海外市场虽然只占营收的6%,但东南亚几个光伏项目开始用他们的逆变器,比国内售价高出15%。
区域 | 营收增幅 | 毛利率 |
---|---|---|
华东 | -3.2% | 32.1% |
华南 | +11.7% | 35.4% |
海外 | +89.3% | 41.2% |
最近他们的公众号开始推"设备健康管家"服务,把售后维护变成订阅制收费。这种模式在GE、西门子那边跑通了,国内能不能成还得观察。不过听说广州供电局已经签了试点协议,每年能多收千把万服务费。
黎明前的至暗时刻?
原材料涨价还在持续,铜价相比去年又涨了18%。走访供应商时,车间主任老李指着库存摇头:"现在都不敢满仓备料,接单都是按周排产。"这种行业性困局短期内无解,但四方的存货周转天数从142天降到127天,说明供应链管理在改善。
下班路过他们总部大楼,研发中心的灯总是亮到后半夜。保安说这两年加班的人反而多了,不知道是在攻关新技术,还是在赶交付进度。门口停着的货拉拉面包车进进出出,车身上还印着"四方股份设备专送"的字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