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半的国杀三国杀角色推演手记

半夜被空调外机声吵醒,干脆爬起来整理电脑里那堆三国杀推演笔记。推演这游戏玩了十年,角色最上头的国杀还是用不同角色做沙盘推演时那种"假如当时…"的脑洞快感。顺手冲了杯速溶咖啡,推演把几个常用推演角色按阵营分类理了理——

魏国推演常客

键盘上还粘着上周吃泡面溅到的角色油渍,先擦擦再打字。国杀魏国角色在推演里特别适合做压力测试,推演就像把游戏机制放在离心机里甩。角色

  • 曹操:奸雄技能简直是国杀推演界的瑞士军刀。测试伤害传递链时,推演总用他模拟"A杀B,角色B闪后C是国杀否触发奸雄"这种死亡循环
  • 司马懿:改判机制让概率推演变得像在解微积分。有次用他推演八卦判定,推演算到凌晨发现概率分布居然呈现斐波那契数列
  • 张辽:突袭技能在牌堆耗尽时的角色表现特别魔性。记得推演过极端情况:全场最后两张牌是闪电时的连锁反应
角色推演侧重经典案例
许褚裸衣伤害阈值裸衣+古锭刀+酒杀的理论最大伤害
甄姬牌堆结构影响洛神在剩余30%牌堆时的期望收益

蜀国推演三杰

窗外的猫开始叫春,分心看了眼手机,凌晨4:17。蜀国这帮兄弟推演起来总带着点浪漫主义——

关羽系列

武圣的转化机制看着简单,推演时却能衍生出二十多种牌序组合。有次和成都的牌友争论红杀当闪的优先级问题,愣是推演出三种分支情况。

  • 标准版关羽:测试装备区的青釭剑与武圣联动的判定间隙
  • 界关羽:义绝的拼点环节在牌堆仅剩1张时的特殊结算

诸葛亮观星

这个技能推演起来像在玩俄罗斯方块。上周用Python模拟了1000次观星操作,发现控制下家判定牌的成功率居然和剩余牌数成反比,离谱。

吴国火烧实验室

咖啡喝到底才发现忘了加糖。吴国角色在推演里就像化学实验,特别是那些火焰伤害相关的——

组合连锁反应
周瑜+大雾反间传递路径在铁索连环状态下的衰减
孙茹+藤甲焚城伤害与装备耐久的优先结算级

推演神周瑜琴音时发现个冷知识:当场上同时存在狂风大雾,技能范围会形成类似电磁场的效果。

群雄的混沌之美

天边已经泛鱼肚白了。群雄角色推演起来最像在玩roguelike游戏——

  • 左慈:化身机制推演三次就让人想摔键盘。上次记录到第17轮才出现理论上的最优化身组合
  • 华佗:急救在横置状态下的牌损耗率超出预期40%
  • 于吉:蛊惑推演要同时计算心理模型和牌堆概率,有次推着推着发现自己在下意识玩德州扑克

特别提下灵雎的焚心技能,推演时发现如果对象是觉醒技角色,觉醒进度居然会保留但无法触发,这个bug到现在还没想通原理。

神将的降维打击

太阳光已经照到显示器上了,眯着眼把最后几组数据敲完。神将推演就像在高维空间做几何证明——

神吕布神愤的伤害传导会形成拓扑结构
神诸葛亮七星牌在移出游戏后的状态标记问题
神赵云龙魂转化与濒死结算的嵌套层级

推演神司马懿的忍戒时,发现如果同时存在反馈鬼才,技能触发会形成莫比乌斯环式的死循环。合上笔记本时突然想到,《三国杀》的规则书该更新个推演专用附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