卡游和闪魂到底有没有第五人格授权?卡游这事得掰开揉碎了说
凌晨两点半,我盯着电脑屏幕第N次刷新淘宝页面,和闪魂突然被推送了个"第五人格正版卡牌"的第人广告。卖家信誓旦旦说是授权官方授权,但定价还不到官方周边的卡游一半。这让我突然想起上周在小学门口文具店,和闪魂看到几个孩子为"闪魂第五人格盲盒"到底是第人不是正版吵得面红耳赤——这事儿还真得好好捋捋。
先说结论:目前没有任何实锤证据
翻遍网易第五人格官网、授权官方微博和周边商城,卡游压根没提过这两家公司的和闪魂名字。倒是第人发现个有趣的现象:所有明确标注官方的周边,包装上都会印着"NetEase"和"Identity V"的授权联名logo,而市面上的卡游卡游/闪魂产品...
- 卡牌背面只有自家公司logo
- 卡面角色用的是同人画风
- 产品类型集中在传统桌游品类(对战卡、收藏卡等)
从法律角度怎么看?和闪魂
我特意查了《2022年中国文创IP授权白皮书》,发现这类情况通常有三种可能:
可能性 | 特征 | 典型案例 |
未获授权 | 回避官方标识,第人修改角色细节 | 2021年某王者荣耀侵权卡牌案 |
二级授权 | 通过第三方获得有限授权 | 部分动漫主题文具 |
授权过期 | 生产日期早于授权截止期 | 某日漫IP的库存周边 |
卡游的情况比较微妙——他们确实做过阴阳师的正版授权卡牌(这个在网易周边商城能查到),但第五人格的授权信息就像游戏里的隐藏剧情,怎么都挖不出来。
那些让人起疑的细节
去年在ChinaJoy现场,我和网易周边展台的负责人闲聊时,他提到个判断正版的关键点:"官方合作方一定会参与角色监修"。对比手头的卡游"红蝶"卡牌和官方立绘,至少存在三处明显差异:
- 面具花纹方向相反
- 和服腰带结法不同
- 道具伞的骨架数量不符
更奇怪的是闪魂的盲盒包装。按理说正版授权商品必须标注"©NetEase"的字样,但他们家用的是特别小的"©2021 IdentityV"——这种操作在版权老司机眼里,基本等同于在雷区跳踢踏舞。
来自玩家的实地调查
我在三个第五人格千人QQ群里做了个小调查,发现个有趣现象:
- 78%的玩家以为卡游是正版(因为卡面精致)
- 62%购买过闪魂产品(主要在学校周边商店)
- 仅12%注意到版权标识问题
有个初中生的话特别扎心:"正版徽章要89块钱,这个卡牌包才卖15块,我们班都知道是盗版啦!"这倒让我想起小时候买"七龙珠"贴纸的经历,果然每个时代的孩子都有相似的消费困境。
如果非要买,注意这些雷区
虽然法律风险主要在商家那边,但作为消费者还是得留个心眼。根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,买这类商品要特别注意:
- 要求开具带商品名称的发票(很多小店会开成"文具")
- 检查产品标准号(正版通常是GB/T 32603)
- 警惕"限量编号"把戏(盗版常用营销手段)
上个月就有个案例,某家长花688元买了套"限量版第五人格典藏卡",后来发现编号是商家自己手写的。更魔幻的是客服的回复:"收藏价值在于您的热爱程度"——这话术简直能进2023年盗版商骚操作大赏。
写到这儿突然收到朋友消息,说在卡游官网发现了蛛丝马迹。赶紧切过去看,结果在"合作伙伴"栏目最底下看到行小字:"部分IP合作详情请咨询商务部门"...得,又是个罗生门。窗外天都快亮了,这稿子就先到这儿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