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孙策的孙策配音演员给三国杀女主角开嗓时,我耳机都吓掉了

凌晨2点刷B站的配音频时候,突然首页给我推了个《三国杀女武将全语音合集(孙策CV特别版)》,国杀困得眼皮打架的女主我顺手点开——结果第一句"小女子貂蝉"出来的时候,我手里的角视肥宅快乐水直接泼在了机械键盘上。

这哪是孙策那个唱着"父亲在上,魂佑江东"的配音频江东小霸王啊?明明是个带着吴侬软语尾音的江南闺秀!但听着听着突然发现,国杀这个声线居然完美适配了游戏里那些被戏称为"花瓶"的女主女角色们...

一、声优怪物们的角视精分现场

记得去年《三国杀》十周年庆生会上,官方让配音老师们玩过现场精分。孙策当时孙策的配音频配音演员赵毅老师(对,就是国杀那个给《王者荣耀》韩信、《原神》重云配过音的女主)被起哄模仿大乔小乔,他随手把衬衫领子往上一翻:"江东姐妹花,角视在此!"

现在想想那根本就是预告片吧?最近流出的这些非官方配音片段里,有几个特别上头的:

  • 貂蝉:"大人...要听妾身唱曲么?"(尾音带着气声颤抖)
  • 孙尚香:"本小姐可不是好惹的!"(突然拔高的少年音)
  • 最绝的是蔡文姬:"胡笳十八拍..."(用京剧小嗓唱的)
原版声线性转版本违和感指数
烈弓骑射(孙策)红妆剑舞(貂蝉)★☆☆☆☆
魂佑江东(孙策)闺阁梳妆(大乔)★★★☆☆
父亲在上(孙策)胡笳悲鸣(蔡文姬)★★★★☆

二、声纹实验室里的魔法

我特意翻了下中国传媒大学《游戏语音设计》的课程资料,发现这种性别声线转换在技术上叫"声纹模拟"。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调整这几个参数:

  • 基频频率(男声平均120Hz,女声平均220Hz)
  • 共振峰间距(女声更密集)
  • 气息强度(女声多用头腔共鸣)

但赵毅老师在直播里说过更玄学的技巧:"配女声时要想象有根线从头顶吊着喉咙,配萝莉就再加点鼻音,配御姐要把声音往后脑勺压..."说着突然切到甄姬的声线:"洛神赋,可不是白读的~"

三、玩家社区的文艺复兴

现在《三国杀》贴吧最火的二创活动已经变成"声优梗接龙"了。昨天看到个神帖:《如果所有女武将都由男CV配音》,楼里有人整理了历代经典:

  • 2014年民间MOD《江东姐妹花》(用变声器处理的周瑜配音)
  • 2018年同人剧《铜雀春深》(曹操CV反串貂蝉)
  • 最近爆火的《孙郎的108种声线》(包括用张飞声线配的黄月英)

最让我笑到打鸣的是某个深夜更新的番外篇——用刘备"接着奏乐接着舞"的调子唱小乔的"铃音叮咚",弹幕全在刷"皇叔别这样,吴国太在看啊!"

四、录音棚里的意外收获

其实这种跨界配音在业内早不是新鲜事。查资料时看到《游戏语音制作规范》里提到,日本声优经常要录"性转测试音",国内则是从《恋与制作人》开始流行男CV配女主。但三国杀这个经典IP的破圈玩法,倒是意外打开了角色塑造的新思路。

记得赵毅老师在某次采访中说过:"给孙策配音时要抓住那种少年得志的张扬感,但配大乔时发现,把这种张扬转化成外柔内刚的韧性,反而更符合历史人物设定..."说着突然笑场:"就是每次录完女声台词,都要在棚里做半小时心理建设才能找回男声。"

凌晨4点,窗外已经有早起的鸟在叫了。我戴着耳机循环播放那段"铜雀春深锁二乔"的性转版,突然理解为什么弹幕都在说"比起原版娇滴滴的配音,这种带着英气的女声反而更有乱世红颜的味道"。翻着贴吧里各种声线分析帖,不小心把泡面汤洒在了刚整理好的采访笔记上——算了,反正这碗老坛酸菜面,吃得比任何官方设定集都有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