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和朋友聚餐,手机使用大家拍完合照后,对码小李突然举着手机喊:“谁用SHAREit传我一下?软件微信压缩画质太狠了!”话音刚落,个人桌上五六个人同时点开了不同颜色的用户传输软件图标。这场景让我突然意识到,体验手机对码软件早就成了咱们日常“数字生存”的分享标配工具。

文件传输:快就完事了?手机使用

要说最刚需的场景,还得是对码跨设备传文件。前年换手机时,软件我用某品牌自带的个人手机克隆传了200G数据,泡了杯咖啡回来进度条就跑到87%。用户但上周帮老爸导通讯录时,体验同样的分享软件在安卓和iOS之间居然要手动确认每个联系人,急得老爷子差点摔了手机。手机使用

传输三剑客实战体验

  • SHAREit:传输400MB视频只要38秒,但每次点接收按钮前得先看5秒汽车广告
  • 小米互传:同品牌手机秒连,但给OPPO传文件时速度直接腰斩
  • 微信文件助手:发文档确实方便,但超过100MB就提示“文件过大”

  • 在表格添加结构化数据 -->
  • 功能项SHAREit小米互传微信文件助手
    1GB文件传输耗时约2分钟1分50秒(同品牌)/4分钟(跨品牌)不支持
    是否需要网络
    iOS兼容性接收端需安装APP不支持全平台通用

    智能家居配对:一键连接还是折腾半天?

    去年双十一买的智能台灯,说明书上印着个硕大的二维码。我兴冲冲打开手机扫码,结果跳转到应用商店下载了个从来没听过的控制APP。更绝的是,绑定成功后才发现这软件要通讯录权限,说是为了“提升用户体验”。

    对比朋友家的米家生态,用相机扫设备二维码直接唤起米家APP确实流畅。不过他家的小爱音箱有次更新固件后,5.8G WiFi频段死活连不上,最后重置了三次才解决。

    那些让人又爱又恨的“附加功能”

    Zapya传电影时,突然弹出“猜你喜欢”的游戏推荐;在快牙里找接收按钮,结果误触了短视频频道的入口。最离谱的是某款对码软件,传输界面底下居然藏着网贷广告,小红点提示永远消不完。

    不过也有清流存在,像LocalSend这种开源软件,界面干净得像十年前的MP3播放器。可惜用它给长辈传照片时,对方盯着全英文的操作界面直接懵圈:“闺女,这个‘Receive’是不是要按下去?”

    当对码软件遇上系统升级

    去年iOS14更新时,我的AirDroid整整一周无法跨平台传输文件。今年ColorOS升级后,原本好用的OPPO互传突然要求强制开启定位权限。同事老王更惨,他买的二手GoPro用专属APP死活连不上,最后发现是系统版本太新不兼容。

    软件名称广告干扰程度系统权限要求跨版本兼容性
    SHAREit存储+位置Android 8.0+
    LocalSend仅存储Android 5.0+
    华为分享蓝牙+位置EMUI 10+

    现在出门见客户,我手机里至少常备三个对码软件——微信传文档系统自带工具传大文件、还有个国际版传输软件防不时之需。上个月在星巴克赶方案,隔壁桌的小姐姐看到我同时开着三个传输界面,还好奇问是不是在做手机测评。

    窗外的梧桐叶打着旋儿落在咖啡杯旁,手机突然震动——新的AirDrop请求弹了出来,头像是只咧嘴笑的柴犬。我抬头扫视咖啡馆,角落里的男生晃了晃他的条纹衬衫,我们相视一笑各自点击了接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