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春天,初识我抱着二手笔记本电脑蹲在宿舍上铺,电音窗帘缝透进来的邂逅阳光正好打在键盘的空格键上。那台老戴尔散热器嗡嗡作响,初识屏幕上开着个蓝面的电音软件——后来我才知道它叫FL Studio,不过当时大家都叫它"水果软件"。邂逅

和节奏盒的初识初次相遇

记得那天下午没课,室友阿杰神秘兮兮地插了个U盘到我电脑上:"试试这个,电音我表哥做夜场DJ用的邂逅。"解压后的初识文件夹里躺着个菠萝图标,安装包名字写着FL Studio 12 Producer Edition。电音安装进度条走到头时,邂逅我手心都沁出了汗。初识

  • 开机音效是电音段清脆的电子琶音
  • 界面左侧躺着十几个颜色各异的按钮
  • 右侧网格状的音轨让我联想到地铁线路图

阿杰临走前撂下一句:"晚上别乱点,当心中毒。邂逅"结果我对着满屏英文菜单研究了整宿,把系统自带的Legacy音色包翻了个底朝天。

那些让人又爱又恨的功能

功能模块初体验三个月后感受
钢琴卷帘像五线谱叠俄罗斯方块编曲时最可靠的伙伴
调音台密密麻麻的旋钮眼晕混音时离不开的指挥台
步进音序器点击格子就能出声好神奇做电子节奏的万能工具箱

笨拙的创作初体验

第一次正经尝试是在某个失眠的凌晨两点。宿舍断电后,笔记本电池撑着的微弱蓝光里,我用触控板拖着Kick(底鼓)音色到轨道上,结果手抖连放了六个底鼓——这段意外后来成了歌曲的特别开场。

  • 前半小时:疯狂试听各种预设鼓组
  • 第一小时:摸索出如何调节BPM(速度)
  • 第三小时:终于给军鼓加了混响效果

天亮时阳台传来鸟叫,我的工程文件里已经歪歪扭扭地铺了八条音轨。保存时手滑点了关闭,差点把初生作品扼杀在摇篮里——这个惊险瞬间让我养成了Ctrl+S强迫症

主流DAW软件对比

软件名称学习曲线特色功能适合人群
FL Studio中等偏陡Pattern循环制作电子音乐创作者
Logic Pro平缓智能鼓手苹果生态用户
Ableton Live陡峭现场表演模式DJ及制作人

那些年踩过的坑

五月的某个雨天,我的宝贝工程文件突然打不开了。对着报错代码查了三天论坛,发现是用了某个盗版音源导致的兼容性问题。那周我啃着方便面把《FL Studio从入门到放弃》这本电子书翻烂了,最后用备份文件+重装插件的土办法才抢救回来。

  • 最惨痛教训:没做版本备份
  • 最惊喜发现:自动化包络功能
  • 最实用技巧:冻结轨道省资源

有次把作品发给学编曲的师姐听,她回了个笑哭的表情:"你这首歌里用了七种不同风格的鼓组,活像音乐盒炸了。"这句话让我在音色统一性上开了窍。

移动端创作App对比

应用名称优势局限典型场景
GarageBand触控乐器真实iOS独占灵感速记
FL Studio Mobile桌面版工作流功能旅途创作
BeatMaker 3采样功能强大价格昂贵专业制作

处女作的最终形态

熬过三个月的周末时光,我的《凌晨三点半的咖啡渍》总算成型。歌曲开头保留着那个手抖做的六连击底鼓,中间穿插着从宿管阿姨没收的蓝牙音箱里录的环境音。导出MP3那天下着小雨,文件大小显示37.8MB——后来才知道混音时比特率调太高了。

现在听来,这首处女作充斥着青涩的味道:副歌部分的贝斯线有些跑调,过度使用的水滴音效显得刻意,间奏部分的人声采样还是用手机录的。但那段在节拍器滴答声里摸索的时光,始终带着咖啡凉掉后的独特回甘。

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吹得沙沙响,我戴着裂了条缝的耳机,把音量调到刚好盖过老笔记本的风扇声。当第一次完整播放自己做的歌时,楼管大爷正好敲响熄灯铃,走廊传来拖鞋啪嗒啪嗒的声响,仿佛天然的人声打击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