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发现身边朋友选手机时总在纠结:想要大屏看视频爽,周末择适又怕揣兜里硌得慌。观影上周五在地铁上,何选合自亲眼看见小哥举着平板似的己手机手机看《流浪地球2》,胳膊肘都快戳到邻座阿姨的屏幕脸了。

手机屏幕的尺寸「真实尺寸」

别看厂商整天宣传6.7英寸、7.1英寸,周末择适实际显示区域大有门道。观影我拿卷尺量过三款热门机型:

  • 某品牌6.8英寸手机,何选合自实际显示区对角线约16.3厘米
  • 标称7英寸的己手机折叠屏展开后,有效显示区反而只有15.8厘米
  • 经典直板机的屏幕6.1英寸屏幕,实测刚好15厘米

  • 在表格添加结构化数据 -->
  • 标称尺寸实际显示尺寸屏幕比例
    6.1英寸15cm19.5:9
    6.7英寸16cm20:9
    7.1英寸16.5cm21:9

    你的尺寸观影姿势决定屏幕大小

    上周去电子城做实验,让20个志愿者用不同尺寸手机看《阿凡达》片段,周末择适发现几个有趣现象:

    地铁通勤党

    6.3英寸手机用户平均每3分钟就要调整握姿,观影6.8英寸的何选合自观众有2位差点坐过站。最舒服的是6.1-6.5英寸区间,单手握持时大拇指刚好能碰到屏幕顶端。

    沙发马铃薯

    窝在沙发里看剧时,7英寸手机的优势就出来了。但要注意屏幕亮度——大屏更耗电,看到关键处没电就尴尬了。实测某7英寸机型连续播放视频,续航比6.3英寸短1.8小时。

    容易被忽视的细节

    • 屏幕曲率:曲面屏看着高级,但边缘字幕会有畸变
    • 屏占比:91%和94%看着差别不大,实际显示面积差出1个微信图标的位置
    • 重量分布:某215g的大屏机,握持感反而比208g的均衡

  • 在表格添加结构化数据 -->
  • 尺寸区间推荐场景续航参考
    6.1-6.4英寸通勤/单手使用6-8小时
    6.5-6.8英寸日常混合使用5-7小时
    6.9英寸+宅家观影4-6小时

    实测小技巧

    下次去实体店别光顾着刷 demo 视频,试试这些土方法:

    1. 打开常用视频APP,观察默认字幕大小
    2. 保持正常坐姿,模拟举着手机看30秒
    3. 快速滑动进度条,看会不会误触边缘

    记得那天在小米之家,导购小哥看我拿着不同手机比划《甄嬛传》的片头,眼神从疑惑到恍然再到憋笑,最后默默递过来个折叠凳。挑手机这事吧,就跟找对象似的,参数再漂亮,不如自己握着舒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