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六下午,家庭急救救命邻居王姐家11个月大的必备娃被葡萄卡住喉咙,全家急得直跺脚。关键幸亏她上个月刚参加过社区急救培训,时刻术用海姆立克法硬是家庭急救救命把葡萄拍了出来。这事让我深刻意识到:家里有个会急救的必备成年人,关键时刻真能改写结局。关键
这些信号说明娃需要急救
记得住急诊科李医生说的时刻术三个黄金判断法则:呼吸异常、意识模糊、家庭急救救命外伤出血。必备特别是关键小月龄宝宝,出现嘴唇发紫、时刻术四肢瘫软、家庭急救救命哭声微弱等情况,必备别犹豫,关键立即处理。
- 危险信号清单:
- 连续咳嗽超过1分钟不停
- 皮肤出现青紫色斑块
- 对拍打、呼唤无反应
- 高温惊厥(体温>39℃伴随抽搐)
家庭急救VS医院处理对比
场景 | 家庭处理 | 需送医情况 |
呛奶 | 侧卧拍背 | 持续呛咳超5分钟 |
烫伤 | 冷水冲15分钟 | 起水疱或面积>手掌 |
跌倒 | 观察意识状态 | 呕吐/嗜睡/哭闹不止 |
新手爸妈必学五大救命术
1. 异物卡喉急救法
上周社区诊所接诊的5例婴幼儿急救中,3例都是误吞玩具零件。记住这个口诀:"一岁分界,手法有别"。
- <1岁婴儿:拍背压胸法
- >1岁儿童:海姆立克法
- 切记不要伸手抠喉,可能把异物推更深
2. 烫伤应急处理
张叔家孙子打翻热水壶那次,老人急着给孩子脱衣服,结果撕下块皮。正确做法是:冲-脱-泡-盖-送五步法。
错误做法 | 正确做法 |
涂抹酱油/牙膏 | 流动冷水冲15分钟 |
强行撕扯衣物 | 剪开粘连的布料 |
冰敷伤口 | 常温清水冲洗 |
3. 高热惊厥应对
儿科门诊数据显示,6个月到5岁儿童高热惊厥发生率约3%-5%。记住三要三不要:
- 要做的:侧卧防窒息、记录发作时间、解开衣领
- 不要做的:掐人中、塞东西进嘴、强行束缚肢体
4. 溺水急救要点
小区泳池救生员老周说,多数家庭溺水急救都错在第一步。正确流程是:
- 确认环境安全再施救
- 清除口鼻异物
- 5次人工呼吸优先于胸外按压
- 持续复苏直到专业人员接手
5. 外伤止血技巧
孩子磕破头时,王奶奶用香灰止血导致感染。其实家庭止血记住这个原则:小伤口按压,大伤口包扎,动脉出血用止血带。
这些急救物品你家备齐了吗
参照《美国儿科学会育儿指南》建议,我家药箱常备:
- 医用冰袋(非冷冻型)
- 无菌纱布(多种尺寸)
- 儿童专用退热贴
- 生理盐水冲洗液
- 防过敏医用胶布
周末整理药箱时,发现止血绷带已经过期三个月。这事提醒我们,急救用品也要定期检查更换。现在手机里设了个季度提醒,到时间就全家总动员来次物资清点。
急救培训班的陈教练总说,最好的急救是预防。自从把茶几尖角包上防撞条,客厅铺满爬行垫,厨房安了安全锁,心里确实踏实不少。不过该学的技能还得学,毕竟养娃这事,多份准备就少份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