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邻居张阿姨收到条"快递丢失赔款"短信,何识差点把银行卡密码发给对方。别和避免保护现在连我家上初中的手机表弟都能模仿出"班主任要求交资料费"的诈骗套路。在这个每天收到十几条陌生消息的诈骗时代,咱们普通人该怎么见招拆招?个人

一、这些来电短信要当心

最近帮派出所做反诈宣传时,信息民警给我看了组数据:《2023年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报告》显示,安全超过60%的何识诈骗短信都伪装成快递通知或银行提醒。特别是别和避免保护这两种情况最危险:

  • 带短链接的"官方通知":像"【菜鸟驿站】您有包裹签收失败"这种,点进去就要填身份证号
  • FaceTime陌生来电:新型诈骗手段,手机接通后直接播放录制好的诈骗"客服语音"

  • 在表格添加结构化数据 -->
  • 诈骗类型常见话术危险动作
    冒充快递"包裹丢失双倍赔偿"要求下载屏幕共享软件
    虚假兼职"点赞3元/条,日结"诱导垫付资金

    真实案例:差点被骗的个人下午茶

    闺蜜小王上个月接到"支付宝客服"电话,对方准确报出她毕业院校和常用收货地址。信息就在准备配合"账户升级"时,安全她突然想起我提醒过:真客服绝不会要验证码,何识这才及时挂断。

    二、四个日常防护技巧

    在手机设置里花5分钟做这些事,能过滤掉80%的诈骗风险:

    • 开启短信智能分类(华为叫骚扰拦截,苹果需装第三方软件)
    • 关闭微信/QQ群聊添加功能
    • 给支付APP加上应用锁
    • 定期检查社交账号登录设备

    防护措施安卓设置路径iOS设置路径
    拦截海外来电电话APP→骚扰拦截需下载腾讯手机管家
    关闭共享相册设置→隐私→位置信息设置→照片→共享相簿

    三、手滑点了链接怎么办

    要是已经打开可疑链接,别慌。上个月同事老李误点"ETC失效"短信后,按这三步及时止损:

    1. 立即开启飞行模式断网
    2. 用其他设备修改支付密码
    3. 拨打银行客服冻结快捷支付功能

    民警提醒:这些信息打死不说

    • 短信验证码(正经平台不会电话索要)
    • 银行卡背面的3位CVV码
    • 身份证照片(手持身份证更危险)

    最近发现有些诈骗团伙会冒充防疫人员套取信息,连我家小区物业都贴了告示:《关于防范借核酸检测名义实施诈骗的通知》里明确说,流调人员只会核实姓名住址,绝不涉及银行卡信息。

    四、新型诈骗盯上这些功能

    最近帮朋友处理了个棘手情况:她收到"数字人民币试点邀请"短信,点进去竟是山寨页面。现在的诈骗手段已经升级到利用新技术概念,特别要注意:

    • 任何要求屏幕共享的远程协助
    • 声称能清除征信记录的机构
    • 用数字人民币名义诱导转账验资

    记得给家里长辈手机装上国家反诈中心APP,上次它成功识别出我妈收到的假医保短信。要是接到96110来电,千万别挂断,那是反诈专线在给你预警。

    晚饭时听广播说,现在连外卖平台都有信息泄露风险。建议大家收快递时用虚拟号码,很多电商平台都有这个选项。平时拆完快递,记得用马克笔涂掉面单上的个人信息再扔包装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