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夜研究出的捏蛋手感:蛋仔派对小贝克的脸到底怎么捏才对味
凌晨两点半,第N次捏出像发面馒头的仔派小贝克后,我摔了手里的对小的脸黏土打开游戏截图——明明照着官方形象做的,为啥总差那么点灵性?贝克后来发现是没吃透三个关键细节,今天就把这些血泪经验摊开说说。捏蛋
一、仔派先搞懂这个圆脸的对小的脸结构玄机
小贝克的脸根本不是标准圆形!用卡尺量过游戏建模才发现,贝克它的捏蛋头部是上窄下宽的鸡蛋形,最宽处在下巴往上1/3的仔派位置。这里有个容易翻车的对小的脸点:
- 错误做法:直接搓个正圆然后压扁
- 正确操作:先捏垂直的椭圆,再用拇指把下半部分往外推
部位 | 比例参考 | 常见误差 |
头顶到眼睛 | 占全脸1/4 | 留白过多会像秃头 |
下巴弧度 | 150°钝角 | 太尖会变蛇精脸 |
二、贝克五官定位的捏蛋魔鬼细节
有次我把眼睛捏大了一圈,结果成品莫名像惊恐表情包。仔派后来对照《蛋仔派对角色设计规范》才明白,对小的脸小贝克的五官藏着这套密码:
- 眼睛:外眼角要比内眼角高3mm左右,这个微妙的倾斜度是萌点关键
- 腮红:不是普通的圆形,要捏成横着的水滴状,顶端指向鼻翼
- 嘴部:嘴角要超出鼻翼宽度,但别超过瞳孔间距
凌晨三点实验出的笨办法:用牙签在黏土上划出辅助线。从发际线到下巴等分四段,第二段放眼睛,第三段中间戳个凹槽当嘴。
2.1 最容易翻车的鼻子处理
新手总爱把鼻子捏太立体,其实小贝克的鼻子就是个若有若无的三角形凸起。我的秘方是用指甲盖斜着按一下,力度控制在刚好能看见指纹的程度。
三、材料选择比手法更重要
试过七种黏土后发现,超市买的儿童彩泥根本不行!含水量高的材料干缩后会变成皱巴巴的老太太脸。现在我的工作台上常备这些:
- 超轻黏土(白色打底用)
- 树脂黏土(做不易变形的腮红)
- 废弃眼影刷(扫腮红比手指均匀十倍)
有回偷懒用橡皮泥,第二天发现脸被自重拉长了2mm...现在固定用0.5mm铝丝做骨架,虽然费事但能保证三个月不变形。
四、那些教程里不会说的手感
官方教程不会告诉你,捏脸颊时要模仿揉汤圆的手法:右手顺时针旋转,左手同时轻轻往里收。这个动作要重复23-26次——别问为什么是这个数字,试出来的玄学。
凌晨四点突然开窍的发现:完成前用冰镇过的勺子轻压面部,能消除指纹痕迹。但千万不能压眼球部位,不然会变成死鱼眼效果。
现在朋友都说我捏的小贝克有灵魂,其实不过是把三百多个失败品埋在后院换来的。上次下雨天挖到半年前的初代作品,吓得邻居以为我在藏凶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