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日之后悬空云朵设计教程:从原理到实操的明日完整指南

凌晨2点37分,第6杯咖啡已经见底,悬空游戏里的云朵云朵第17次塌陷之后,我终于搞懂了《明日之后》悬空云朵的设计设计逻辑。这玩意儿比想象中复杂得多,教程但一旦掌握规律,明日其实就像搭积木一样有章可循。悬空

一、云朵为什么你的设计云朵总在塌?

上周帮萌新室友修房子时发现,90%的教程塌陷问题都出在三个地方:

  • 承重结构没吃透:游戏里每个建材都有隐藏的"重量值"
  • 支撑点分布错误:像现实建筑一样需要三角稳定结构
  • 材质搭配不合理:轻型建材和重型建材的配比要控制在3:7

记得有次我非要用全玻璃建材造云朵,结果刚放上第三个组件就听见"轰"的明日一声——系统提示音都比平时响。

二、悬空必备建材数据手册

建材类型承重值推荐使用场景
轻质玻璃1.2单位云朵外层装饰
合金框架4.5单位核心支撑结构
仿生藤蔓0.8单位过渡连接件

这个表格是云朵我用塌了23次的经验+官方文档《明日之后建筑力学参数V2.1.7》整理出来的,实测误差不超过5%。设计

三、教程分步搭建教学

1. 地基要反着来

正常建筑先打地基对吧?云朵正好相反。你得先在空中确定最高点位置,用合金框架做个倒金字塔:

  • 顶部放1个4x4平台
  • 向下延伸4根主支柱
  • 每下降2米增加横向支撑

别问我为什么是2米——这是系统物理引擎的甜蜜点,3米就容易出现"幽灵晃动"的bug。

2. 云朵的"骨骼"搭建

凌晨4点突然悟到的技巧:把支撑架做成放射状渔网状结构。具体操作:

  • 从中心点引出8条主线
  • 每条主线分3次分叉
  • 最外层用藤蔓做缓冲带

这个结构参考了现实中的张拉整体结构,在《建筑形态与力学》里有详细原理。

3. 填充物的玄学

云朵质感的关键在于三层填充法

  • 内层:用系统自带的"蓬松云块"(记得调低密度)
  • 中层:混合20%的透明水母材质
  • 外层:覆盖动态粒子特效

有次手滑把水母材质调到35%,结果云朵开始下雨...原来这些参数真的会影响天气系统。

四、进阶技巧:让云朵动起来

偶然发现的隐藏机制:在支撑架里埋入3个以上的悬浮发生器,设置不同的脉冲频率,云朵就会自然起伏。注意这几个数值要记牢:

  • 频率差保持在0.3-0.5Hz
  • 相位差设置成黄金分割比例
  • 振幅不要超过原始高度的15%

测试时设成20%的结果...我的云朵直接飘出地图边界,现在还在快乐101上空游荡。

窗外鸟叫了,最后分享个冷知识:云朵建筑在雨天会获得额外+0.8的承重系数,这个在官方patch note里从没提过,是去年冬天我在雪原地图测试出来的。好了,我得去补觉了,希望下次上线时,能看到更多漂浮在空中的创意云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