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飞杀张屠这事儿,国演到底在《三国演义》哪一集?义张

凌晨两点半,我对着电脑屏幕猛灌第三杯咖啡,飞杀突然想起前几天老同学问我:"《三国演义》里张飞杀张屠户是张屠哪一集啊?"当时随口回了句"好像是桃园结义那段",结果今天翻原著才发现完全记岔了——这事儿压根不在电视剧常规剧集里!国演

先说结论:电视剧里根本没这镜头

翻烂了1994版和2010版两部经典电视剧,义张发现张飞杀张屠户这个情节根本就没拍出来。飞杀倒是张屠在原著小说里写得明明白白,就在第一回开头部分,国演比桃园结义还早。义张

版本对应集数有无该情节
1994央视版第1集
2010高希希版第1集

原著里到底怎么回事?飞杀

这事儿在罗贯中笔下特别有意思:

  • 时间线在黄巾起义前,张飞还是张屠个卖酒屠猪的个体户
  • 某天张屠(这倒霉蛋连全名都没留下)来买肉,跟张飞起了争执
  • 暴脾气的国演张三爷直接"一拳打死",原文就这五个字
  • 后来官府追查,义张张飞才跑路遇到刘备关羽

看到这儿我差点把咖啡喷屏幕上——敢情桃园三结义的飞杀契机,居然是条人命官司?罗贯中这老头写书也太野了。

为什么电视剧不拍这段?

琢磨了半天,可能这几个原因:

  • 主角开场就杀人,容易让观众产生抵触
  • 篇幅所限,94版第一集要塞进十回内容
  • 张屠这个工具人角色实在没必要浪费镜头

不过2010版倒是加了段原创剧情:张飞在集市教训欺行霸市的无赖。我猜编剧可能是想既保留张飞的暴脾气,又让他打人显得合理

几个冷知识

查资料时发现些好玩的东西:

  • 明代某些版本里,张屠其实叫"张屠户",职业歧视实锤了
  • 清代毛宗岗批注版特意强调张飞"性如烈火",为后续剧情埋伏笔
  • 民国时期说书人最爱渲染这段,能说上半小时

突然想起家里有本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《三国演义》,翻出来一看,第一回第二节就写着:"后因杀猪卖酒,与张屠争利,一时性起,将张屠打死..."这版翻译得跟社会新闻似的。

要是真拍出来会怎样?

脑补了下画面:

  • 94版鲍国安老师演的张飞,估计会瞪着眼吼"俺打死你这厮!"
  • 10版康凯那个造型,抡拳头时肌肉能把短衫撑裂
  • 按现在审核标准,这种情节八成得改成张屠自己摔倒撞死

不过话说回来,张飞这暴脾气倒是贯穿全书。后来鞭打督邮、醉酒丢徐州,都是这个路数。罗贯中在人物塑造上确实厉害,开头五个字就把人物性格立住了。

窗外天都快亮了,文档字数统计停在2873。突然发现咖啡杯底下压着本《三国志》,翻开一看——好嘛,陈寿压根没提这茬!果然演义就是演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