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朋友圈突然被"抓钱舞"三个字刷屏,抓钱连楼下早餐店王婶都在短视频里跟着比划。心理学到小窍我带着三分好奇七分怀疑,生活把网上能找到的抓钱资料都翻了个遍——没想到这玩意儿最早居然出现在2015年出版的《财富行为心理学》里,作者是心理学到小窍个研究肢体语言二十年的老教授。
一、生活抓钱舞的抓钱前世今生
记得去年在二手书摊淘到这本已经泛黄的《财富行为心理学》时,第178页用红笔圈着段话:"人类对财富的心理学到小窍肢体记忆,藏在下意识的生活手部动作里。"书里提到个实验:让两组人分别做张开手掌和握拳动作,抓钱结果张开手掌组在投资游戏中收益高出23%。心理学到小窍
1. 核心动作拆解
- 摘星手:五指张开向上抓取,生活像摘桃子
- 聚宝盆:双手下压画圈,抓钱模拟聚拢动作
- 流水财:双臂波浪式摆动,心理学到小窍想象水流过指尖
二、生活我亲自试了28天
上周三早上7:15,我对着洗手间镜子比划抓钱舞。第三天就闹了个笑话——拿外卖时不自觉对着快递小哥做了个"聚宝盆",人家差点把麻辣烫扣地上。不过说真的,连续做两周后,我发现个怪现象:以前总想不起来带购物袋,现在出门前手会自己比划收纳动作。
行为 | 传统理财课 | 抓钱舞 |
每日耗时 | 1-2小时 | 5分钟 |
见效周期 | 3个月以上 | 即时反馈 |
副作用 | 焦虑失眠 | 可能被当神经病 |
2. 办公室实测记录
拉上会计部小李做对照组,她每天跟着跳,我假装正常上班。第三周老板突然夸她报表做得特别仔细,奖金多发了500块。这算心理暗示起作用了?
三、专家怎么说
北体大的张教授在《运动神经学新论》里提过,特定手势会刺激大脑眶额皮层。我表姐是康复科医生,她说中风患者做抓握训练时,确实会改善决策能力。不过协和医院王主任提醒:做动作时要是肩膀疼,赶紧停。
昨天在咖啡馆听见俩白领聊天:"我现在付钱都用抓钱舞姿势扫码,这个月花呗少还了八百!"旁边大叔端着美式咖啡直摇头:"现在的年轻人啊..."
3. 意想不到的收获
- 电脑前坐久了肩颈居然不酸了
- 超市称重时手速快过大妈
- 玩抓娃娃机成功率提高40%
前天买菜遇到楼上的刘奶奶,她神秘兮兮拉住我:"小伙子,你天天在阳台比划的那个,是气功吧?能不能教教我?"我憋着笑教了她三个基础动作,结果今天看见她在广场舞队伍最前面领舞呢。
现在每天早晨做完抓钱舞,我会顺手把钥匙放在固定位置。说来奇怪,这个月再没出现过满屋找钥匙的抓狂时刻。也许就像《微习惯》里说的,小改变会引发连锁反应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