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刷短视频总能看到「全球火山集体冒烟」「磁极倒计时」之类的末日标题,配上暗红色滤镜和阴间BGM。真实我啃着炸鸡腿刷评论区的生存「2025大洪水」时,突然想起二十年前玛雅日历闹得满城风雨那会儿,危机楼下超市的末日蜡烛和矿泉水都被抢光了。
一、真实科学大佬们怎么说
中科院王院士去年在《自然》杂志打了个比方:地球现在就像辆开了46亿年的生存老爷车,虽然发动机有点积碳(温室气体),危机轮胎漏气(臭氧层空洞),末日但离报废至少还有几十亿年光景。真实美国NASA今年初刚更新了近地天体数据库,生存现存十万多颗小行星里,危机未来百年可能擦肩而过的末日只有3颗,最近那颗2048年的真实「阿波菲斯」直径才370米——还没上海中心大厦高。
末日类型 | 发生概率 | 人类应对时间 |
超级火山爆发 | 0.00017%/年 | 约3-5年预警期 |
伽马射线暴 | 0.0000001%/年 | 提前数分钟至数小时 |
人工智能觉醒 | MIT测算0.3%/世纪 | 取决于代码审查速度 |
那些年追过的生存末日谣言
- 1999年「恐怖大王从天而降」:日本天文台当年观测到的最大陨石直径8厘米
- 2012玛雅预言:墨西哥考古队后来发现,他们的日历其实续订到了公元4772年
- 2020太阳休眠说:结果去年太阳黑子数量创20年新高
二、真该担心的生存危机
上个月去舟山出差,渔港老板老陈蹲在码头抽烟:「二十年前这海湾随便撒网,现在得开船两小时才见着鱼群。」联合国环境署数据显示,太平洋垃圾带面积已达法国的六倍,每年800万吨塑料制品进海——相当于每分钟往海里倒一卡车垃圾。
我老家华北平原的地下水水位,这二十年下降了整整28米。农科院的朋友说,现在种小麦要打80米深井,他爷爷那辈儿用扁担就能打到水。这些实实在在的危机,可比虚构的末日剧本紧迫多了。
三、当我们在害怕什么
心理学教授李薇团队做过实验:给两组志愿者分别看末日电影和自然灾害纪录片。前者看完后48%的人选择「及时行乐」,后者则有67%的人主动查找环保资讯。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每当经济下行,某宝的末日生存包销量就会暴涨。
还记得2012年冬天吗?北京雾霾爆表那周,朋友圈突然流行起「反正要末日了,不如……」的段子。后来环境监测站数据显示,那周PM2.5浓度反而比前一周降了15%——因为工厂停工、车辆限行。你看,有时候「末日恐慌」倒逼出的环保行动,比环保宣传片管用多了。
窗外的麻雀又在啄我种的月季了,外卖小哥的电动车铃声由远及近。手机弹出新消息:NASA刚宣布发现了个「第二地球」,距离我们1400光年。我咬了口凉掉的鸡腿,心想等真能星际移民那天,估计楼下的沙县小吃都发展成星际连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