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Dota 2的世界對線期(尤其是前期),走位是序曲影響生存和補刀效率的核心技巧。以下是中何正确分階段的走位策略與實戰要點:
一、基礎原則:理解仇恨機制
1. 小兵仇恨範圍
2. 防禦塔仇恨邏輯
二、遠程 vs 近戰的差異化策略
遠程英雄:
利用攻擊距離優勢(如風行者的600射程)在敵方補刀時普攻消耗,攻擊後立刻橫向移動脫離反擊範圍。
與敵方英雄和小兵形成三角位,避免被小兵卡位或敵方技能直線命中。
近戰英雄:
觀察敵方小兵血條,在即將進入斬殺線時繞側面突進補刀,利用S鍵取消攻擊後搖迅速撤回。
邊路對線時貼近樹林,補刀後點擊樹林隱藏視野(如天輝下路高台右側樹林)。
三、地形與視野博弈
1. 高低坡視野差
2. 繞樹林斷仇恨
四、動態調整兵線
1. 控線走位
2. 推線時機
五、躲避技能的核心邏輯
1. 預判型技能(如火女T、屠夫鉤)
2. 持續施法技能(如巫妖大)
六、實戰情景演練
情景1:中路對線影魔
保持與影魔的距離大於他普攻射程(500),當他上前補刀時斜向移動躲避毀滅陰影(Z炮)。
利用高坡視野丟失,在他釋放技能後立刻上前反打。
情景2:劣勢路抗壓
貼近經驗區邊緣,用樹林遮擋視野。敵方輔助上前壓制時,向塔後方拉扯兵線,迫使對方越塔承擔風險。
七、進階技巧:假動作欺騙
總結:
走位的本質是通過空間換取時間優勢。建議在自定義地圖練習以下組合:
1. 用影魔無裝備補刀,強制練習走位補刀
2. 開啟「-wtf」模式躲避屠夫鉤子
3. 1v2人機對抗,模擬劣勢路抗壓
每一次死亡後回放錄像,分析走位失誤點(如是否過度深入、未利用地形等),逐步形成肌肉記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