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任务简报室的夜袭潮湿空气
我蹭掉作战靴底沾着的红泥,低头看了眼战术手表——凌晨三点十七分。跨国简报室里飘着速溶咖啡的军火焦糊味,投影仪在墙面上打出模糊的商惊渗透人像,那是心动行动我们这次要抹除的目标:卡洛斯·门多萨,跨国军火商,夜袭手里攥着足以炸平半个南美洲的跨国脏弹原料。
“动态突入组带EMP手雷,军火狙击组在B2制高点待命。商惊渗透”队长老K用马克笔在地形图上画了个红圈,心动行动笔尖戳得塑料板咔咔响,夜袭“记住,跨国那栋别墅地下埋着压力传感器,军火踩错一块地砖我们都得上天。商惊渗透”
装备检查清单(04:00-04:30)
- 主武器:HK416D改装版(消音器/热成像瞄具)
- 副武器:格洛克19X(亚音速弹)
- 特殊装备:碳纤维爪钩×3、心动行动心跳感应贴片×6、纳米纤维止血绷带
2. 渗透时的耳鸣时刻
暴雨把夜视仪染成晃动的绿色瀑布,我第5次调整耳麦位置。突击艇在浪尖颠簸,咸腥的海水灌进领口,后腰别着的爪钩硌得生疼。左侧的医疗兵安娜突然竖起两根手指——两点钟方向,岗哨的香烟红光在雨幕里忽明忽暗。
岗哨轮换间隔 | 73秒 |
探照灯扫描周期 | 120秒 |
心跳监测安全窗口 | ≤9秒 |
当我的靴底触到别墅外墙时,防水布下的传感器阵列正在发出常人听不见的蜂鸣。贴在腕带上的心跳贴片开始发烫,这是后方技术组在模拟同步我的生理信号。
突入路径对比
- A路线(通风管道):触发红外警报概率42%
- B路线(地下室):需要破解三重生物锁
- C路线(正门突袭):成功率91%,附带伤亡率67%
3. 枪口下的蝴蝶效应
目标书房的门把手转动时,我闻到了雪茄烟里掺着杏仁苦味——氰化物解毒剂的味道。门后传来西班牙语的通话声,语速快得像扫射的冲锋枪。
“他们发现EMP干扰了?”安娜的呼吸声在耳麦里陡然加重。我盯着门缝下移动的阴影,把消音器旋紧半圈。这时楼上传来的玻璃碎裂声救了所有人——技术组成功伪造了二楼的破窗声。
当门多萨的后脑勺出现在十字准星里时,我注意到他左手小指戴着枚翡翠戒指。情报里没提这个,但《高危目标特征识别手册》(2019修订版)第47页写着:警惕任何可能触发dead man's switch的饰品。
4. 撤离时的朝阳温度
爆破组引爆EMP装置的我抓着爪钩从三楼跃下。电缆在掌心摩擦产生的灼热感,比预想中多了0.3秒。安娜在接应点扔出的烟雾弹在半空划出抛物线,被海风吹散的形状像极了小时候在农场见过的白鹭。
橡胶艇引擎启动的震动从脚底传来时,别墅方向传来闷响。不是爆炸,是自动消防系统启动的水幕声。老K把战术平板扔过来,上面闪着绿色撤离代码——所有心跳贴片都显示正常生命体征。
咸湿的海风突然混进柴油味,远处海平线泛起鱼肚白。安娜扯掉夜视仪,金色短发粘在满是硝烟的脸上。她冲我比了个射击游戏里常见的庆祝手势,这可比军规手册里的标准手势生动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