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时候总爱盯着夜空数星星,努力可成想着哪天能伸手摘一颗下来。宇航员之易现在长大了才知道,努力可成要成为真正的宇航员之易宇航员,可比摘星星难多了——不过只要肯努力,努力可成这事儿还真有门儿!宇航员之易

先看看基本门槛

各国航天局的努力可成选拔标准大同小异,但有些硬指标绝对马虎不得。宇航员之易NASA最近公布的努力可成《2025宇航员候选计划》里写着,申请人必须满足:

  • STEM专业硕士以上学历(或医学博士)
  • 至少3年相关领域工作经验
  • 能憋气游泳75米不换气
  • 血压躺着不能超140/90

咱们国家的宇航员之易《航天员选拔训练大纲》更细致,连脚掌形状都有要求——扁平足直接淘汰。努力可成去年有个报考的宇航员之易小伙子,其他条件都优秀,努力可成就因为在失重模拟训练时被发现容易打嗝,宇航员之易遗憾落选。努力可成

中美俄宇航员基础条件对比

中国美国俄罗斯
年龄上限35岁46岁40岁
身高范围160-172cm157-190cm164-182cm
外语要求俄语+英语俄语英语

魔鬼训练清单

通过初选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。莫斯科星城训练中心的教官说过:"我们的训练能让北极熊哭鼻子。"这话真不夸张。

身体改造计划

  • 每天4点起床跑10公里
  • 每周3次8G离心机训练(相当于8个人压身上)
  • 水下负重训练持续6小时
  • 蒙眼转椅30分钟不呕吐

记得去年有个纪录片拍过,航天员王亚平在中性浮力实验室训练时,穿着200公斤的宇航服在水里一泡就是大半天,上岸时手指都泡得发白。

理论课也够呛

你以为光有体能就行?天文学、轨道力学、航天器构造这些必修课,随便哪本教材都比砖头厚。更别说还要学修马桶、接生、处理核泄漏这些奇葩技能——毕竟在太空什么状况都可能碰上。

这些坑千万别踩

网上流传的很多"宇航员秘籍"其实不靠谱,我特意找航天医院的专家求证过:

误区真相
近视不能当宇航员激光矫正术后满1年即可
必须空军飞行员出身工程师/科学家占新晋宇航员40%
女性不适合长期驻留NASA数据显示女性更耐辐射

未来可能更友好

商业航天的发展正在改变游戏规则。SpaceX的平民宇航员计划把训练周期从6年缩短到6个月,蓝色起源甚至推出55岁以上专属太空旅行。虽然现在票价还得200万美元起步,但保不齐哪天就和坐飞机一个价了呢?

隔壁张大爷最近迷上了天文望远镜,天天在小区里给人讲星座。要我说啊,没准再过十年,咱们真能在太空旅馆阳台上喝着小酒看地球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