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如音乐是假音犯法的世界

凌晨两点半,咖啡杯底结了一层冷掉的乐犯油脂。我盯着文档发呆——如果明天起床发现所有耳机孔都被水泥封死、世界钢琴键变成刑具、假音唱歌跑调要判三年,乐犯这世界会变成什么样?世界这念头荒诞得让我笑出声,但笑着笑着后背发凉。假音

1. 声音的乐犯戒断反应

最先崩溃的可能是商场。上周我去买牙膏,世界货架间循环播放的假音《恭喜发财》像空气一样自然。要是乐犯突然抽走这些背景音,收银台前排队的世界人大概会集体出现幻听。神经科学研究显示,假音人类大脑处理音乐的乐犯回路和毒瘾激活区域高度重合(Nature2019年那篇关于听觉皮层的论文),突然禁绝相当于让八亿人集体戒断。世界

  • 前72小时:地铁里出现用指甲敲击扶手的传染性行为
  • 一周后:公园大爷用太极招式比划《最炫民族风》的旋律
  • 一个月:黑市开始流通用洗衣机震动频率模拟鼓点的"声毒"

1.1 身体里的节拍器

我试着把手机里所有歌单删光做实验,结果第三天洗澡时发现自己在无意识哼《生日快乐》——那天根本没人过生日。人体自带生物节律这点很可怕,心跳每分钟72次正好是流行乐的黄金速度,子宫里的胎儿在孕晚期就开始对旋律产生反应(胎儿听觉发展研究,剑桥大学出版社)。禁乐令真要实施,最先造反的可能是孕妇群体。

场景音乐替代品执法难度
健身房跑步机噪音合成贝斯线★★★
婚礼现场司仪用摩斯密码念誓词★★★★★

2. 沉默的经济链

朋友在乐器行工作,说一把吉他的利润够他们店活半个月。要是突然立法规定制造乐器等同于私造枪械,珠江钢琴的股票怕是比冥币跌得还快。但更隐秘的影响在毛细血管里:

我家楼下卖煎饼的大爷,收音机里永远放着河南梆子。有次机器坏了,他摊出来的薄脆全都支离破碎。后来才知道他靠梆子戏的节奏掌握翻面时机——这种肌肉记忆型劳动者会成为第一批失业潮的牺牲品。

2.1 KTV的临终关怀

去年陪客户去钱柜,走廊里飘着消毒水混着啤酒的馊味。如果这些包厢突然改成"合法发声疗愈室",门口大概要贴这种告示:

  • 每次吼叫不超过90分贝(相当于电锯)
  • 禁止连续发出有规律的音高
  • 必须佩戴分贝监测项圈

想到那些陪酒小妹要改行当"声疗监督员",突然觉得这画面比《1984》还魔幻。

3. 地下八英里

肯定有人铤而走险。初中时教导主任没收过我的MP3,第二天就发现他在办公室门后偷听《二泉映月》。到时候高档会所的暗门后,估计都是西装革履的老男人戴着骨传导耳机听《爱情买卖》。

更极端的案例可能出现在边境。阿拉山口那些走私硬盘的贩子,估计会开发出把音乐编码成风电数据的算法。缉毒犬要加训识别肾上腺素激增的旋律快感——毕竟听到《野狼disco》就抖腿的人,比吸毒的还容易辨认。

凌晨四点,小区突然传来一阵狗叫。我条件反射地给它脑补了段trap伴奏,随即意识到这种本能反应在音乐犯罪化的世界,足够把我送进劳改营。窗外的月亮像被静音的喇叭,而我的太阳穴正随着不存在的鼓点突突跳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