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时候怎么玩好王者荣耀?候玩好王这可能是最实在的攻略

凌晨两点半,手机屏幕的候玩好王光照在脸上,第7次连败后突然想明白一件事——我们那会儿打王者荣耀,候玩好王和现在小孩玩的候玩好王根本不是同一个游戏。不是候玩好王英雄强弱的问题,是候玩好王连"怎么玩"这件事都没搞明白。

一、候玩好王先搞清楚你在玩什么

2016年第一次打开王者荣耀那会儿,候玩好王我们班男生都以为这是候玩好王个"谁能拿五杀谁牛逼"的游戏。直到有次看KPL比赛,候玩好王才发现职业选手的候玩好王经济面板永远比对手高2000块,这才突然开窍。候玩好王

经济差才是候玩好王这个游戏的真实血量条,但新手最容易犯的候玩好王三个错:

  • 为了个人头追半个地图
  • 团战赢了站在野区发呆
  • 兵线进塔了还在打河蟹

有个很简单的判断标准:每次回城前打开经济面板,如果没比对面经济最高的候玩好王英雄多500块,这局基本就悬了。

二、英雄池要像食堂打菜阿姨的手

记得初二那年我只会玩后羿,有次排位被ban了当场傻眼。后来发现真正上分的玩家都掌握着某种规律:

段位建议英雄数量重点练习方向
青铜-黄金2-3个把技能说明背下来
铂金-钻石4-5个知道什么时候该跑
星耀以上6-8个看小地图比看自己英雄还勤

特别要练个本命英雄,就是那种逆风局拿出来心里就有底的。我们战队打野的韩信胜率67%,有次他发烧39度用韩信还拿了MVP。

2.1 别信什么"版本之子"

每次更新公告出来,班里总有人嚷嚷"XX英雄废了"。实际上王者荣耀的平衡性比我们想的要好,真正废掉的是不会变通的玩家。比如上个赛季都说典韦不行了,我们校队那个玩典韦的照样打到巅峰赛1800分。

三、设备比你想的重要

初三那年换了台新手机,突然发现貂蝉的二技能能躲塔伤了。原来之前卡顿不是手速问题,是设备跟不上了。几个血泪教训:

  • 屏幕太大反而不好操作
  • 60帧和30帧真是两个游戏
  • 充电时发热降频特别影响手感

我们战队最穷的兄弟用千元机打到王者,但他的设置是经过几十次调整的:画面质量调最低,但帧率必须开最高。

四、那些年我们交过的智商税

现在想起来都好笑,当初为了上分干过的蠢事:

  • 在食堂用三包辣条换"神秘上分技巧"
  • 相信凌晨三点排位容易赢
  • 给游戏ID加各种奇怪符号
  • 连胜后不敢继续打怕掉星

最坑的是有次信了"连胜后必连败"的说法,故意输了几把匹配,结果把隐藏分搞乱了反而更难打。

4.1 真正有用的玄学

倒也不是完全没玄学,我们总结出两条:

  1. 凌晨单排容易遇到代练
  2. 周末下午小学生最多
  3. 五排车队名字越沙雕实力越强

上学期期末考前一天,我们五黑改名叫"明天考数学",结果九连胜。

五、意识比操作重要

高二那年看职业选手直播,发现他们切屏看小地图的频率像得了强迫症。后来刻意练习这个习惯,三个月胜率提高了15%。几个关键时间点:

  • 开局30秒看对面打野什么buff开
  • 2分钟注意第一条暴君
  • 8分钟开始暗影主宰刷新
  • 15分钟后超级兵能决定胜负

有次我玩辅助,就是靠记对面打野的蓝buff刷新时间,带着队友反了三次野,最后对面打野经济比我们辅助还低。

写着写着天都亮了,游戏里正好弹出赛季更新公告。突然想起班主任当年说的话:"你们要是把研究王者的劲头用在学习上..."现在想想,要是当年早点明白这些道理,或许能少走点弯路。不过话说回来,那些连败后和队友互喷的夜晚,好像也是青春的一部分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