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删除我的删除世界再无你”是什么歌?一首被全网追问的BGM真相
凌晨两点半,我第N次在抖音刷到那个熟悉的界再旋律——沙哑的男声唱着"删除我的世界再无你",底下评论区清一色在问歌名。删除这场景太熟悉了,界再就像去年全网找"白月光与朱砂痣"那会儿。删除作为常年混迹音乐区的界再老油条,今天干脆把这事彻底扒明白。删除
一、界再这首歌的删除"三重身份"之谜
先说结论:你们听到的版本99%是《忘川彼岸》的副歌片段,但事情远没这么简单。界再这歌在传播过程中经历了三次变形:
- 原版:2020年零一九零贰演唱的删除《忘川彼岸》,完整歌词是界再"我跨过忘川也走过彼岸,期盼还能够与你再相见"
- 二创版:2021年抖音用户@黑猫将副歌改成"删除我的删除世界再无你"作为视频BGM
- AI翻唱版:2023年有人用AI模拟沙哑烟嗓重新演绎,导致音色和原版差异巨大
版本 | 特征 | 传播节点 |
原版 | 清澈男声,界再中国风电音编曲 | 2020年8月QQ音乐首发 |
二创版 | 歌词改动,删除片段化传播 | 2021年3月抖音爆火 |
AI版 | 沙哑烟嗓,副歌重复循环 | 2023年10月再度翻红 |
二、为什么全网都在找这首歌?
上周帮表妹找这首歌时,她抱怨:"明明听了好几个月,搜歌词就是找不到!"这现象背后藏着三个传播学陷阱:
1. 记忆偏差的完美案例
人类对旋律的记忆准确度只有37%(参考《音乐认知心理学》),何况是经过二创的片段。大多数人记得的是"删除我的世界再无你"这个意象,但原歌词其实是讲忘川彼岸的阴阳相隔。
2. 平台算法的"信息茧房"
抖音的推荐机制导致同一首歌会以不同形式反复出现。你刷到10个用这个BGM的视频,可能遇到:原唱版、DJ版、女声版、0.8倍速版...但系统不会告诉你这是同一首歌。
3. 二创引发的"歌名黑洞"
就像"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"被误记为《错位时空》的歌词(实际出自《听闻远方有你》),二次创作时改动的歌词会彻底切断歌曲溯源路径。
三、那些年我们集体找过的BGM
整理文档时发现电脑里有个"全网寻歌"文件夹,随便列几个同款案例:
- "你说蓝色是你最爱的颜色"→《虚拟》徐良(实际是《耿》汪苏泷)
- "爱意随风起风止意难平"→全网以为是新歌,实际出自1997年《风之谷》同人曲
- "你浅浅的微笑就像乌梅子酱"→搜索量暴涨800%时,李荣浩本人都在问怎么突然火了
最离谱的是2018年那首被称作"越南鼓点神曲"的《See Tình》,因为某网红用了加速版,导致原作曲家在油管收到大量"这首歌抄袭抖音BGM"的指控。
四、实用找歌指南(亲测有效版)
熬了三个通宵测试各种方法,这几个真的能救命:
- 方言搜索法:把听到的歌词换成方言发音搜索(比如"山鹰寂寞飞"可能是"三英杰莫飞")
- 哼唱识别:QQ音乐"听歌识曲"支持哼唱,关键是要哼伴奏旋律而不是人声
- 排除法:在抖音搜索"删除我的世界再无你",点开使用该声音的视频,排除明显不匹配的
昨天还发现个野路子——在全民K歌搜这句歌词,果然有37个翻唱版本挂着《忘川彼岸》的原歌名。看来翻唱圈比流媒体平台更诚实。
咖啡喝到第四杯,窗外早鸟开始叫了。突然想起《忘川彼岸》里那句"孟婆她碗里的汤,能不能分我一碗尝",现在特别想求碗醒脑汤。这年头想帮人找首歌,得先当侦探再当语言学家,最后还得和算法斗智斗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