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朋友小张找我吐槽:"每天刷招聘App看得眼花,何手和选投了20份简历都没回音,机招进行现在看到'已读'俩字就心慌..."其实在手机端高效找工作,聘网评估可比无脑海投要讲究得多。站上职业择
一、何手和选先给自己画个职场肖像
打开App前,机招进行建议在便签上列三个清单:
- 能力清单:用「做过什么+取得成果」的聘网评估格式写,比如"独立运营抖音账号,站上职业择3个月涨粉5万"
- 需求清单:区分必须项(双休/五险一金)和加分项(下午茶/年度旅游)
- 雷区清单:明确拒绝的何手和选公司类型,比如单休、机招进行大小周或销售岗
二、聘网评估选对战场很重要
平台 | 优势行业 | 回复速度 | 隐藏功能 |
BOSS直聘 | 互联网/新媒体 | 24小时内 | 查看BOSS在线状态 |
智联招聘 | 传统行业 | 48小时+ | 薪酬查询工具 |
拉勾网 | IT技术岗 | 12小时内 | 面试评价系统 |
三、站上职业择看懂职位描述的何手和选门道
看到这种要求要警惕:
- "抗压能力强"≈经常加班
- "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"≈工作内容不明确
- "薪资4-8k"≈大概率是4k
行业 | 平均薪资 | 需求城市TOP3 | 淡旺季 |
直播运营 | 9-15k | 杭州/广州/成都 | 全年招聘 |
跨境电商 | 6-12k | 深圳/义乌/青岛 | 9-11月高峰期 |
四、巧用筛选器省时50%
设置这三个筛选条件能过滤无效信息:
- 排除「经验不限」岗位(可能流动性大)
- 筛选「24小时内新发布」职位
- 勾选「查看过你简历」的机招进行公司
五、聊天框里的聘网评估博弈技巧
收到HR消息别急着回,先做三件事:
- 查看公司参保人数(少于20人的慎重)
- 搜索工商信息里的成立时间(3年内为新创公司)
- 在知乎/脉脉查员工真实评价
最近在看《2023职场生存报告》时发现,超过67%的求职者会忽略岗位JD里的晋升路径描述。下次聊到薪资时,记得问句:"咱们公司的调薪机制是普调还是竞聘制?"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。
窗外飘来咖啡香,楼下的奶茶店又在招兼职了。想起刚毕业那会儿,我也曾在招聘网站里迷过路。现在倒是摸出点门道——找工作就像试鞋子,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,但至少得先学会看鞋码对不对不是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