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早上刷朋友圈,何安看到闺蜜晒出张信用卡账单截图,全关配文写着「半夜被连续扣了8单订阅费,闭苹这钱花得比喝奶茶还容易」。果付这让我想起去年表弟玩游戏时误触的费软费398元道具购买,现在苹果账户里的免意扣费项目真是越来越隐蔽了。
一、外扣揪出藏在手机里的何安「自动续费」
上周帮同事检查手机时,发现她的全关Apple ID里居然挂着三年前开通的健身软件会员。这些自动续费就像「电子蟑螂」,闭苹不彻底清理就会源源不断冒出来。果付
1. 苹果账户里的费软费订阅管理
- 打开设置 → 顶部Apple ID → 订阅,这里会显示所有在生效的免意订阅服务
- 重点检查那些「免费试用」结束的软件,很多用户容易忘记取消
- 遇到显示「家庭共享」的外扣订阅,需要组织者在家庭组设置里关闭
2. 支付软件里的何安隐形扣费
昨天邻居王叔的微信突然被某读书App扣了68元,查了半天才发现是两年前绑定的。现在教你快速检查:
- 微信:我 → 服务 → 钱包 → 支付设置 → 免密支付
- 支付宝:我的 → 设置 → 支付设置 → 免密支付/自动扣款
渠道 | 自动扣费入口 | 典型扣费场景 |
App Store | 设置→Apple ID→订阅 | 视频会员/云存储续费 |
微信 | 钱包→支付设置 | 知识付费/工具类App |
支付宝 | 设置→支付设置 | 生活缴费/打车软件 |
二、给账户装上「防盗门」
上次在咖啡店遇到个姑娘,因为连公共WiFi导致支付宝被盗刷。这里分享几个实测有效的防护技巧:
1. 支付方式瘦身法
- 在设置→媒体与购买项目→管理付款方式里,建议只保留1张常用卡
- 把信用卡额度限制在5000元以下,防止大额盗刷
- 关闭「面容ID购买」功能,特别是家里有小孩的用户
2. 权限管理黄金法则
- 每月10号设为「查账日」,检查所有支付渠道的扣款记录
- 新装App时注意「始终允许」和「本次允许」的区别,选后者更安全
- 在屏幕使用时间→内容和隐私访问限制→iTunes Store购买项目里,开启「不允许」设置
三、不同场景的防护策略
上周表妹说她的iPad总自动买游戏皮肤,后来发现是共享设备惹的祸。这里分情况说说应对方法:
1. 家庭共享账户
- 在设置→家庭→购买项目共享里关闭自动下载
- 给儿童账户开启「购买前询问」功能
- 建议单独创建儿童版Apple ID,限制支付权限
2. 二手设备处理
- 转卖前必须执行设置→通用→传输或还原iPhone→抹掉所有内容和设置
- 在苹果官网「Apple ID管理页面」移除该设备
- 检查iCloud是否彻底退出,防止照片流自动同步
记得去年帮老爸关掉某个读书App的自动续费时,他感慨说「现在这些电子账单比超市小票还难懂」。其实只要养成定期检查的习惯,在手机日历里设置每月提醒,这些「电子牛皮癣」自然无处藏身。下次遇到朋友抱怨莫名扣费,不妨把这些实操技巧分享给他们,毕竟省下来的钱又能多喝几杯奶茶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