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我的界鱼世界里的鱼浮出水面,会发生什么奇怪的浮出事?
凌晨三点,我盯着电脑屏幕里那条卡在冰面上的水面鲑鱼,突然意识到——这游戏里鱼的界鱼物理引擎好像有点不对劲啊。作为一个在《我的浮出世界》里钓了七年鱼的"渔夫"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看似简单却藏着不少秘密的水面现象。
鱼为什么会浮出水面?界鱼
游戏里的鱼通常有三种状态:正常游动、被玩家钓起,浮出以及...莫名其妙卡在水面上。水面最常见的界鱼情况是:
- 区块加载错误:当区块边界刷新时,鱼可能会被"弹"到水面
- 实体碰撞bug:和其他生物(比如鱿鱼)挤在一起时容易出问题
- 浅水区陷阱:水深不足2格时,浮出鱼会像搁浅的水面鲸鱼一样扑腾
记得有次我在沼泽建鱼塘,第二天回来发现十几条鳕鱼在荷叶上开派对,界鱼那场面简直像在演鱼类版的浮出《楚门的世界》。
浮鱼的水面特殊行为模式
行为 | 正常状态 | 浮出水面时 |
移动方式 | 流畅的游泳动作 | 抽搐式扑腾(像触电的毛毛虫) |
受攻击反应 | 会逃跑 | 基本躺平任嘲 |
存在时间 | 永久存在 | 约2-5分钟后消失 |
浮鱼背后的游戏机制
Mojang的程序员肯定没想到玩家会这么仔细观察鱼的死活。根据我拆解游戏代码的经验(好吧其实是看了很多技术博客),浮鱼现象主要涉及三个底层机制:
- 实体碰撞箱计算:鱼的碰撞箱在水面会突然"癫痫发作"
- 流体物理的简化处理:水方块边缘的判定很粗糙
- 生物AI的优先级:鱼不会像僵尸那样执着于回到水里
最搞笑的是,如果你用命令方块把鱼传送到空中,它们会表演空中游泳的绝技——这说明游泳动作根本不会检测是否真的在水里。
不同鱼类的反应差异
不是所有鱼都一个德行:
- 鳕鱼:最佛系,浮出水面就躺平
- 鲑鱼:会剧烈抽搐,像在跳机械舞
- 热带鱼:颜色越鲜艳扑腾得越欢
- 河豚:膨胀状态下浮出水面会转得像陀螺
如何利用这个特性整活
既然系统有bug,不拿来搞点行为艺术就太可惜了:
1. 造个鱼类蹦床:用水流把鱼冲到2格高的水柱顶端,它们会在水与空气的交界处疯狂抽搐,远看像在蹦极
2. 制作活体装饰:用命名牌给浮鱼命名就不会消失,我在朋友基地的喷泉里藏了条叫"喷泉精灵"的鲑鱼,三个月后他才发现
3. 另类捕鱼法:在浅滩倒一桶岩浆块,受伤的鱼会像爆米花一样弹到岸上
不过要提醒一句,在服务器里玩太嗨可能会被当成用bug作弊。上次我在竞技场用浮鱼当移动障碍物,管理员追着我问了半小时"这到底是什么邪术"。
从编程角度看为什么修不好
这个问题从1.7版本就存在,不是Mojang不想修,而是性价比太低。鱼类的物理运算优先级比村民还低,毕竟谁会在意几条鱼的死活呢?
有个叫Dinnerbone的开发者曾在推特吐槽:"我们花了两周时间重写鱼类的AI,结果玩家只关心能不能用它们做寿司。"这大概就是游戏开发的残酷现实吧——你永远猜不到玩家会在什么奇怪的地方较真。
凌晨四点半,我的鲑鱼终于停止了抽搐。它卡在冰层里的样子,像极了deadline前赶稿的我。窗外开始下雨了,而游戏里的鱼还在重复着它们诡异的舞蹈。也许某天更新后会修复,但在此之前...要不要来我建的"鱼类行为艺术博物馆"参观?门票只要三根海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