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靠三观在王者峡谷杀疯的主打者荣主播主播,到底有什么魔力?观王
凌晨三点刷到某主播边打边念叨"这波卖队友是为了团队",突然想起上周表弟问我:"现在看王者直播到底图啥?主打者荣主播技术流早过时了,现在火的观王都是三观主播。"这话真把我问住了——什么时候开始,主打者荣主播我们看游戏直播不再盯着五杀操作,观王反而更在意主播怎么处理逆风局时的主打者荣主播情绪?
一、三观主播的观王意外走红
去年《王者荣耀》官方数据显示,日均开播量破万的主打者荣主播直播间里,带"正能量""教学心态"标签的观王占比突然从12%飙到37%。最典型的主打者荣主播莫过于主播老月亮,他的观王成名战是某次巅峰赛遇到演员队友,全程用"这兄弟可能网络卡"给对面台阶下,主打者荣主播最后逆风翻盘的观王录像被转了80万次。
- 技术流:2018-2020年主流,主打者荣主播代表主播通常有国服标
- 娱乐流:2021年爆发,靠搞笑操作和段子
- 三观流:2022年后现象,核心是游戏决策时的价值判断
有次蹲守某三观主播的凌晨场,亲眼见证他连续三把遇到挂机队友,每次都说:"咱们就当4v5特训"。弹幕突然炸出个老板连刷十个火箭,留言说"比心理医生管用"。
二、他们到底在卖什么三观?
扒了二十多个当红主播的经典语录,发现主要集中在三个场景:
场景 | 常规主播反应 | 三观主播典型处理 |
队友抢buff | "演员吧举报了" | "打野兄弟拿蓝更划算" |
自己失误送头 | 沉默/甩锅给网络 | "我的锅,下波兵线全给射手" |
遇到对面嘲讽 | 对喷/屏蔽 | "他们打得确实好,我们学套路" |
最绝的是有个叫阿布的主播,有次巅峰赛遇到情侣双排送人头,居然分析出"女生在用极端方式引起男友注意",当场化身情感导师。后来这段录像被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《游戏社交行为报告》引用,说这是"非典型性冲突化解样本"。
2.1 为什么偏偏是王者荣耀?
对比吃鸡和原神直播就会发现,MOBA游戏的团队属性天然制造三观展示场景:
- 资源分配矛盾(buff/兵线)
- 胜负归因博弈(甩锅/背锅)
- 临时社交关系(五排车队的权力结构)
记得有次看主播晴天处理车队内讧,他让经济落后的上单和射手互换位置,说"让你们体验对方难处"。结果俩粉丝第二天组固定车队上了王者,这剧情比电竞小说还魔幻。
三、观众到底在买什么账?
翻遍这些直播间的弹幕热词,出现频率最高的是"舒服了"。当代年轻人看游戏直播,早就不满足于"爽感",更追求情绪按摩。就像有观众说的:"白天当乙方憋屈一天,晚上就想看有人能体面地处理冲突。"
某985高校心理学课题组做过实验,让两组学生分别观看技术流和三观流直播,监测到后者观看时皮质醇水平下降23%。负责项目的张教授在论文里写:"这本质上是通过游戏场景进行认知行为治疗。"
3.1 那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
不过最近也冒出些魔幻现实案例:
- 有观众把主播"不抢中线"的决策套用到职场,被领导骂不会争取资源
- 某主播提倡"逆风局多夸队友",结果粉丝遇到演员也硬夸,段位掉到钻石
- 更别说那些把游戏道德观代入现实,在地铁上劝人"你要像程咬金一样抗压"的社死现场
上周还看到个神评论:"我现在分手都不哭,满脑子都是主播说的'这是给对方腾出发育空间'"。也不知道该夸这届年轻人活学活用,还是担心他们入戏太深。
四、这个赛道能火多久?
跟做直播运营的朋友喝酒,他透露现在三观主播的商务报价比技术流高30%,因为能接教育类APP和心理咨询的广告。但有个致命问题——人设比操作更难维持。去年有个头部主播因为排位连跪爆了句粗口,掉粉速度比演员送人头还快。
凌晨四点写完这些,电脑还放着某个三观主播的直播间。他正在安慰0-7的队友:"你看对面针对你,说明你威胁大啊。"屏幕右下角在线人数显示42731,这个数字或许就是当代年轻人孤独赛博生活的另类解药吧。窗外早点摊的推车声已经响起来了,游戏里的太阳却永远停在下路二塔的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