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音乐创作圈子里,袅袅总看见有人抱着手机戳戳点点,虚拟凑近了才发现是歌手在用袅袅手机版写歌。这个把专业音乐工具塞进手机的手机设计应用,界面设计确实藏着不少让人会心一笑的界面巧思。

指尖上的有亮音乐工作站

初次打开APP时,我下意识做好了被专业术语轰炸的袅袅准备。没想到主界面就像个清爽的虚拟记事本,淡蓝色的歌手背景上漂浮着几朵云彩状的按钮。「开始创作」的手机设计选项特意做成老式卡带的样式,手指划过去时还会模拟磁带转动的界面沙沙声。

  • 在表格添加结构化数据 -->
  • 功能模块传统DAW布局袅袅手机版方案
    音轨编辑横向时间轴竖屏瀑布流
    效果器面板多级折叠菜单手势拖拽组合
    虚拟键盘固定琴键布局自适应屏幕宽度的有亮智能琴键

    会呼吸的交互设计

    调节人声参数时,我发现了个有趣的袅袅设计:当拖动「呼吸感」参数条,虚拟歌手的虚拟立绘会跟着做出深呼吸的动作。这个即时反馈机制让抽象的歌手参数变得肉眼可见,比起其他软件冷冰冰的数值滑动条,倒是多了几分人情味。

    • 长按音阶图标会弹出钢琴键可视化辅助
    • 双指捏合缩放时,界面边缘会产生水墨晕染效果
    • 连续操作错误时,帮助按钮会像小精灵般跳动提醒

    藏在颜色里的情绪密码

    他们家的配色师绝对是个细节控。普通模式下是治愈系的莫兰迪色系,一旦切换到电音模式,整个界面瞬间变成赛博朋克风的霓虹色调。最妙的是在深夜模式里,背景的星轨会随着歌曲BPM闪烁,这个设计在《移动应用UI设计法则》里被专门夸过。

    让强迫症舒适的对齐美学

    注意看混音台的推子顶部,每个都藏着微小的品牌logo浮雕。当所有推子对齐到0dB位置时,这些凹凸痕迹会连成完整的图案——这种彩蛋式的设计,倒是和任天堂的游戏机关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    手机创作的真实触感

    为了模拟真实乐器的手感,他们开发了独特的触控算法。指尖在虚拟吉他弦上滑动时,能感受到细微的阻尼感变化。官方论坛里有人拆解过,这种震动反馈是根据真实琴弦的张力数据建模的,和苹果的Taptic Engine技术有得一拼。

    交互类型普通震动袅袅触感
    钢琴键按压单次震动渐强式三段落力反馈
    鼓面敲击统一强度边缘/中心不同震感
    效果器旋钮无差别反馈带棘轮定位感的段落震动

    有次在地铁上见到个穿校服的女生,戴着耳机在手机屏幕上疯狂划动。凑近才发现她正在用袅袅的「声纹雕刻」功能,指尖划过波形图的动作,像是在给虚拟歌手梳理头发。

    新手村防弃坑指南

    刚开始玩的时候,总担心自己半途而废。没想到他们的教学系统像个耐心十足的音乐老师:

    • 首次打开空白工程时,会自动生成示范旋律
    • 超过2小时未保存,草稿箱会伸出卡通手拽住你
    • 完成首个作品后,解锁的成就徽章能当手机壁纸

    记得有回把调式选错了,正要退出时,界面突然弹出个举着乐谱的小人儿,用气泡对话框提示:「试试把B段升个八度?说不定会有惊喜哦!」这种恰到好处的挽留,可比冷冰冰的错误提示温暖多了。

    藏在边边角角的音乐梗

    细心的用户会发现很多音乐梗彩蛋:

    • 清空回收站时的音效是贝多芬《悲怆》开头和弦
    • 每月8号登陆,虚拟歌手会唱生日歌(据说是程序员的恶趣味)
    • 长按导出按钮会听到开发团队录制的欢呼声

    上周在咖啡馆听见邻座传来熟悉的提示音,抬头正撞见两个陌生人因为同时使用袅袅而相视一笑。这大概就是好的设计带来的默契——不用多余的解释,懂的人自然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