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我的界青建造世界》造个青蛙养殖场这事,我琢磨了三个通宵
凌晨两点半,蛙养第12次被青蛙跳进岩浆的殖地声音惊醒后,我终于把养殖场的界青建造设计图摔在了工作台上。这玩意儿比想象中麻烦多了——蝌蚪总被溺死,蛙养成年青蛙动不动就离家出走,殖地更别提那些总想偷吃蛙卵的界青建造发光鱿鱼。现在我把踩过的蛙养坑都摊开来,你照着做起码能少熬两晚。殖地
选址的界青建造玄学
别信什么「青蛙喜欢沼泽」的鬼话。测试了七个生物群系后发现,蛙养实际存活率最高的殖地是丛林边缘——既保留沼泽的湿度,又能避开史莱姆的界青建造骚扰。关键是蛙养得满足这三个条件:
- Y坐标≤62(蝌蚪变态需要水面接触空气)
- 半径8格内没有大型岩浆池
- 至少两格深的静止水源
我在热带草原试过造悬空水池,结果青蛙集体绝食。殖地后来翻代码才发现,这玩意儿判定「有效水域」时只认天然生成的地形。
防逃逸系统血泪史
青蛙的跳跃机制简直反人类:
方块类型 | 最大跳跃高度 |
泥土/草方块 | 3格 |
树叶 | 5格(会卡住) |
蜂蜜块 | 1.5格(但蝌蚪会黏住) |
最后解决方案是用倒置的楼梯方块围栏——既不算完整方块不会被跳过,又不会阻碍玩家观察。记得在顶部加圈蜘蛛网,防止它们叠罗汉越狱。
关于水体的冷知识
你以为弄个2×2的水坑就够了?实测蝌蚪需要至少5×5的水域才会正常发育。更坑的是:
- 流动水会重置生长进度
- 每只成年青蛙需要独占4格水面
- 水下必须铺泥土(沙砾会导致窒息)
有次我偷懒用了玻璃底,结果蝌蚪全卡在透明方块里窒息。现在我的设计是三层结构:
- 底层:苔藓块(减缓水流)
- 中层:睡莲(防跳蚤)
- 水面:浮萍(产卵点标记)
喂食槽的进化论
最初用发射器自动投喂蜘蛛眼,直到发现青蛙吃太饱会停止繁殖。现在这套系统经过27次迭代:
- 漏斗+投掷器定时释放黏液球
- 每6游戏时投放1次(对应现实20分钟)
- 食槽要高出水面1.5格(防蝌蚪误食)
意外发现:如果用绯红菌当饲料,生成热带青蛙的概率提升40%——虽然代码里没写这设定,但实测有效。
产卵区的温度控制
青蛙卵对光照敏感得离谱:
光照等级 | 孵化速度 |
0-4 | 正常速度 |
5-7 | 延迟30% |
8+ | 直接枯萎 |
解决方案是在天花板埋海晶灯,用活板门调节开合度。记得留出至少3格垂直空间——蝌蚪变态成蛙时有概率弹射起飞。
凌晨四点的雨声里,第18代青蛙正在啃食我最新调试的喂食器。它们不知道这个红石电路里埋着多少崩溃的夜晚。当你看到某只青蛙突然开始垂直起跳——别怀疑,那绝对是在嘲笑我的建筑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