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夜翻墙找游戏?国外国外玩家管绝地求生叫啥这事我整明白了
凌晨三点盯着Steam库存发呆的时候,突然想到个事儿——老外们到底怎么称呼绝地求生?游戏这问题就像卡在键盘缝里的瓜子壳,不搞清楚今晚别想睡了。平台
一、绝地叫官方命名那些弯弯绕绕
2017年我在Twitch第一次看到这个游戏时,求生主播扯着嗓子喊"PlayerUnknown's Battlegrounds"差点咬到舌头。国外后来发现开发商蓝洞(Bluehole)最早注册的游戏商标全称就是这个,但谁受得了这么长的平台名字啊!
- 正式全称:PlayerUnknown's Battlegrounds(Steam商店页至今用这个)
- 开发代号:Project TERA(早期内部用这个,绝地叫后来弃了)
- 商标备案:PUBG Corporation(2018年单独成立的求生子公司)
现在想想,这命名就像给自家孩子取名"张王氏家族第三代长子",国外典型韩国公司的游戏仪式感...
二、玩家间的平台黑话进化史
跟纽约留学的表弟连麦吃鸡时,这货突然蹦出句"pubby-guh"把我整懵了。绝地叫后来潜伏Reddit三个月,求生总算理清了玩家们的称呼变迁:
时期 | 常见叫法 | 使用场景 |
2017早期 | Battlegrounds | 直播平台为主 |
2017-2018 | PUBG(读作puh-buh-guh) | Discord语音常用 |
2019至今 | Pubgee(俚语化) | 青少年玩家群体 |
最绝的是澳洲玩家,他们直接把游戏叫"chicken dinner simulator"(今晚吃鸡模拟器),这翻译比中文版还传神。
1. 欧美地区的发音差异
在洛杉矶网吧亲眼见过两哥们因为读音吵起来:
- 东海岸倾向读"pee-you-bee-gee"(字母式念法)
- 西海岸更多读"puh-bug"(连读简化版)
英国玩家则带着谜之优越感坚持发"pub-guh",就像他们坚持把H念成"haitch"一样。
三、游戏平台上的显示玄机
凌晨四点翻遍各大平台,发现个有趣现象——商店页面都在玩文字游戏:
- Steam:完整显示官方名称,但搜索"PUBG"能直接跳转
- Xbox商店:标题栏写"PUBG",详情页用全称
- PSN:干脆把副标题改成"BATTLEGROUNDS"
最骚的是Epic平台,他们的数据库里同时存了7种命名变体,包括把空格写成下划线的"PlayerUnknown's_Battlegrounds"——程序员深夜加班的后遗症了属于是。
四、电竞圈的专业术语
去年偶然看到ESL职业联赛的裁判手册,里面明确规定解说时必须使用"PUBG"这个缩写。但选手们私下交流完全另一套黑话:
- Drop spot:跳伞点(学校永远叫school不叫Pochinki)
- Loot lake:物资湖(国外主播都这么叫,虽然地图上没这名字)
- Pan:平底锅(全球玩家都懂的神器代号)
韩国战队更绝,他们用"ppang"(韩语面包)来指代空投物资,因为补给箱长得像面包车...
1. 赛事名称的演变
从2018年到现在,官方赛事命名越来越放飞:
- PUBG Global Invitational 2018(正经)
- PUBG Continental Series(保守)
- PUBG Nations Cup(直白)
- PUBG Global Championship(简称PGC被玩成Pig Championship)
最近听说2023年要办"PUBG Roadmap Cup",这命名逻辑堪比我的毕业论文标题。
五、文化差异引发的趣事
记得有次匹配到巴西队友,他管维寒迪叫"Snow map",而德国玩家坚持用"Vikendi"全称。最离谱的是日本玩家,他们把艾伦格简称为"Erangel"(エランゲル),发音可爱到完全凶不起来。
俄罗斯玩家则延续战斗民族传统,开发出整套军事术语:
- AKM=Калаш(卡拉什)
- M416=Мелочь(小玩意儿)
- 三级头=Тазик(洗脸盆)
凌晨五点的窗外开始有鸟叫了,文档里还开着十几个游戏论坛的标签页。突然意识到这游戏最神奇的地方——不管叫它PUBG、吃鸡还是pubby-guh,当子弹从耳边呼啸而过时,全世界玩家说的都是同一种语言。